老宅上癮,不限時的無壓咖啡廳
- residing
- Jul 25, 2018
- 2 min read

比黑鳶還隱密,比青鳥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
上午,氣象預報濕度80下雨機率0;彎腰看天,雲厚偏白。
中午,將手邊瑣碎的事物告一段落。
日正當中,微步行的我已然背濕。陽光灼熱地讓我抬不起頭也不想抬起;不知早上的雲顏色變否?是否濃密依然?
下午二時,還咀嚼著嘴裡的麵香,驟然滴滴答答,想著這兩天的鬼天氣,想必一會便會轉為傾盆大雨...;已轉戰六張犁的我一邊祈禱一邊加速小跑步,千萬別迷路啊,哪兒呢?那上次無意間發現的小小秘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它,沒有招牌。
一開始還以為只是一棟普通民宅。
鐵皮屋頂,綠葉扶疏。
方方正正的水泥長格裡鑲著玻璃木門。
兩層樓的老舊公寓,簡單的讓人懷疑人生。(非請勿入!?)
L型的格局包裹著空曠的庭院,門外之人看來便是隱隱約約、看不真切;而跨過門後,由外到內,各式各樣的座位高低錯落任君挑選(?)
(好吧,我得修正一下,它的支持者竟比想像中多更多,已無編愛的第一邊緣位...。今天平日不是?那假日豈不更... QQ)
避世,咖啡,沙發,大木桌,有網路,不限時,可充電。
每一點都造就了來客量。
可,意外的安靜。
日光由四面八方灑落,柔柔的輕音樂像一個個隱形的玻璃罩,每個人都只專注地沉靜自己。
看來像工作者在打電腦,看來像學生放暑假在滑手機,又或者在寫字或看書發呆什麼的。
從晴到雨,從白天到黑夜。
耳邊有隱隱的雨聲、輕輕的鍵盤聲,咖啡的沖泡聲和偶爾推門進門的聲音。
上方開了天窗採光,鐵鍊懸起華麗的球形燈飾。
不同大小類型的綠意四散在淺灰色的老空間裡。
選用木作與植栽作為大型固定物的基底,既自然寫意又增添生氣。
從桌椅到杯盤,在桌面貼滿馬賽克磚,木托盤上以鐵壺沖泡石杯盛放的搭配,看來像銅製實為陶瓷的特色馬克杯等等;棉、麻、木、鐵,即便同桌也大膽採用兩側不成對的桌椅,卻又留下了適宜的間距,讓一切顯得自然有趣並不鬆散擁擠。
公道話:「以好看的環境和茶具佐人生,不覺連滋味都會多上幾分。」
真正地無違和。




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