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貼建築:喧騰又沉默的中山堂
這裡原是欽差行臺,是清領時期行政首長來臺視察的辦公居所。
西元1895年6月7日,日軍進城,在現在的總統府,也就是當時的總督府尚未落成前,這裡依舊是臺灣最高統治機關。
昭和3年(1928),為紀念日皇登基,日人拆除欽差行臺,於原址籌建「臺北公會堂」,是當時為舉辦集會活動所設的最大公共建築。
動員近九萬五千人,由井手薰設計,八年後(1936),這棟四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正式落成啟用;同年,台灣本土雕塑家黃土水的遺作〈水牛群像〉搬入其中。
戰後,中日於公會堂宴會廳(光復廳)舉行受降儀式,建築自此改名為「中山堂」,無數的國民大會、總統就職大典、外賓接待、舉行國宴,交響樂、合唱團、畫展等等都在這裡。
從小到大,它一直靜靜矗立在那裡。相對著緊鄰的西門,它顯得異常沉默。
到訪那天,除了我們之外,沒有別的遊客,樓上部分空間正出租拍戲,樓下工人則正在整修蔣公的會客室。
一位中年的女性導覽員熱情的帶領著我們,鉅細靡遺的講解:瞧,北門在那!日軍就是從那裡直直地踏入台北城!
從四樓的咖啡館望出去,筆直的街道,很短、不長,距離現在已超過百年,教科書上的畫面又被一一喚醒,眼前的景物剎那之間顯得那麼具體又不太真實。
中山堂的建築形式採用當時流行的折衷主義,並以當時最堅固的工法建造,耐震、耐風、耐火,現在作為藝文表演使用的大集會場(也就是中正廳),四周以無數的迴廊創造出無比流暢的動線,即便有任何緊急事故發生,人員亦可從四面八方迅速離開會場,避免傷亡。樓上潔白的大宴會廳(已改名光復廳)則擁有兩層樓挑高的豪華氣派,頂上一盞盞精緻的水晶燈,柱體優雅的線條與雕飾,即便是很多年後的現在依舊嘆為觀止,可想當年。
中山堂的外牆為了降低遭到空襲的機率,選用了屬於防空色的淡綠色面磚。正面門廊以弧形拱圈設計,人車分道,柱身崁有壁燈,雕飾上多國融和的元素清晰可見,不僅結合中日西,還帶了點原住民、閩式,甚至不少回教的氛圍,似乎有著「萬朝來歸」的念想,十分特殊,值得一一細究。
廊柱上原先象徵日本皇室的菊花裝飾,如今已全被國府的梅花取代。
這座建築裡的人來來去去,處處皆是拼貼,所有的組合與細節裡都散發著濃烈的歷史與政治交混的味道,蕭然卻無法遺世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