緣側靜觀枯山水,禪意樂埔町
在無數的房子裡,還是木造建築最能喚醒我的自在 🚶♂ 樂埔町前身名為「錦町」,錦町再往前叫「古亭庄」,當時這裡阡陌縱橫、沃野千里,現在落定為杭州南路二段,與老街區裡零散的油漆行、建材行、汽車百貨相伴。 日治時期,這裡提供給林務局的官員使用,屬於中高階級的官舍。...
都市再生前進基地|URS27M
URS是都市再生前進基地,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,你也可以解釋成Yours,它是你的、我的、大家的;它由政府提供地點,民間單位進駐,希望能讓舊社區注入新的文化活水。 今天要介紹的「URS27M...
時代迷宮:寶藏巖國際藝術村
在繁華的公館商圈外,有一座與世無爭的小小山城。 人煙稀少處,一條小徑接著一個小緩坡,一個小緩坡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廟,穿過了寺廟之後,眼前便見一小小村落;堆疊成群、建築特異,高高低低地錯落在蜿蜒的山路上,「山重水複疑無路」,雖不見桃李之美,但此處依山傍水,頓時有感古人「又一村」...
拼貼建築:喧騰又沉默的中山堂
這裡原是欽差行臺,是清領時期行政首長來臺視察的辦公居所。 西元1895年6月7日,日軍進城,在現在的總統府,也就是當時的總督府尚未落成前,這裡依舊是臺灣最高統治機關。 昭和3年(1928),為紀念日皇登基,日人拆除欽差行臺,於原址籌建「臺北公會堂」,是當時為舉辦集會活動所設...
清代老街艋舺舊事|剝皮寮
你去過「剝皮寮」嗎?你知道「剝皮寮」剝的是什麼皮? 「剝皮寮老街」在留存下來的清代地契文書裡被稱為「福地寮街」,日治初期改稱「北皮寮街」,光復後則稱「康定路173巷」,是萬華社區現存年代最為久遠的清代完整街道,由艋舺通往古亭。...